首页
>政务公开>法定信息公开>统计信息>统计公报
索引号: 11370685004267298C/2018-06004 成文日期: 2018-12-03
发布机构: 招远市统计局 组配分类: 统计公报

2017年招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
浏览量:

字号:

2017年招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
招远市统计局

2018年3月20日

 

2017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全市紧紧围绕“全域城市化启动年”主题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,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,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,经济运行向好势头不断巩固,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改善提升社会事业持续全面发展。

一、综合

经济保持平稳增长,发展势头良好。初步核算,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740.06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增长7.2%(比上年,下同)。人均GDP达到130429元(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9318美元),增长7.0%。

产业结构持续调整。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.30亿元,增长5.4%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76.39亿元,增长6.9%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9.37亿元,增长7.7%。三次产业结构为6.0:50.8:43.2。全市税收收入占GDP比重达7.10%,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7.77%。

物价水平涨幅较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.3%。其中,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.6%,消费品价格下降0.4%。在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别中,七升一降:即医疗保健上涨6.6%,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5.8%,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.7%,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.7%,居住类上涨1.2%,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.7%,衣着类上涨0.1%;食品烟酒类下降3.8%。

二、农林牧渔业

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。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.28亿元,增长(可比价,下同)6.0%。内部各行业协调发展,农业产值53.48亿元,增长4.8%;林业产值3.29亿元,增长25.1%;牧业产值15.37亿元,增长3.4%;渔业产值5.52亿元,增长6.3%;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.62亿元,增长19.6%。

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。全年粮食产量28.39万吨,下降11.2%;粮食单产398公斤/亩,下降9.4%;油料产量6.53万吨,下降0.2%;蔬菜、瓜果产量12.83万吨,增长13.2%;果品产量60.17万吨,增长1.8%,其中苹果58.18万吨,增长1.4%。

林业生产发展稳定。全年人工造林面积227公顷,当年增加林业用地面积527公顷,当年新增育苗面积2485公顷。年末实有林地面积55198公顷,林木积蓄量为751710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为37.01%。

牧业生产平稳发展。年末生猪存栏26.78万头,增长3.3%;牛存栏1.21万头,下降14.4%;羊存栏4.19万只,增长0.2%;家禽存栏422.49万只,增长0.3%。全年生猪出栏48.61万头,增长1.2%;牛出栏1.07万头,增长22.6%;羊出栏5.14万只,增长13.4%;家禽出栏999.59万只,增长6.8%。肉类总产量达到5.44万吨,增长4.9%;禽蛋产量2.91万吨,下降17.9%;奶类产量1.04万吨,下降3.5%。

渔业产量较快增长。引进名优新品种,养殖面积小幅扩大,养殖产量增长较快。全市水产品养殖面积5980公顷,增长1.0%,水产品总产量7.98万吨,增长29.8%,其中海水产品7.42万吨,增长30.2%,淡水养殖产品5563吨,增长25.1%。在海水产品中,海洋捕捞4055吨,增长2.4%,海水养殖7.02万吨,增长32.3%。

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。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4.82万千瓦;农村用电量4.23亿千瓦小时, 下降15.6%;全年化肥施用量(实物量)13.58万吨,下降2.4%;有效灌溉面积3.003万公顷。年末,全市724个行政村全部通电、通有线电视。
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
工业生产稳定发展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(即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)279户,实现工业增加值331.37亿元,增长5.9%,其中国有工业增加值0.1亿元,增长2.9%;集体工业增加值30.49亿元,增长14.1%;股份制工业增加值244.62亿元,增长4.8%;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46.97亿元,增长2.5%。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10.54亿元,下降4.0%。轻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6.54亿元,增长12.9%;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54.83亿元,增长3.7%。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94.65亿元,增长1.8%。

2017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:

产    品

单 位

绝对量

比上年±%

黄金

公斤

70877

-4.1

白银

公斤

182240

8.0

水泥

万吨

48.7

-2.4

硫酸

568437

-21.2

轮胎外胎

万条

2957.3

-17.0

铜箔

12046

21.4

覆铜板

35017

25.4

饮料酒

7167

-1.6

罐头

38179

-16.3

发电量

万千瓦时

128564

19.8

服装

万件

1001

-16.9

产销衔接较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.30%,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19.04亿元,下降4.6%;实现利润114.22亿元,下降1.5%;实现利税158.21亿元,增长8.5%。

五大支柱产业强力支撑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,黄金、食品、橡胶、机械、电子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1.78亿元,下降2.5%,利税和利润分别为135.73亿元、97.17亿元,分别增长13.8%、2.9%,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6.2%、85.1%、85.8%。

建筑业生产发展平稳。年末三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44家,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1.34亿元,增长5.5%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9.77万平方米,增长9.1%;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01.63万平方米,下降17.0%。
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
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缓。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1.53亿元,增长9.4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6.77亿元,增长68.5%;第二产业投资195.19亿元,增长15.9%;其中工业投资170.21亿元,增长14.7%;第三产业投资289.57亿元,增长4.6%。

投资主体结构不断优化。国有投资为77.62亿元,增长43.2%,集体投资37.06亿元,下降10.3%;股份制和私营个体投资分别为125.06亿元和112.38亿元,分别增长25.6%及下降1.2%;港澳台投资为1.72亿元;外商投资15.78亿元。

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。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.76亿元,下降16.3%,其中住宅投资11.6亿元,下降11.9%,商业用房投资2.68亿元,下降21.2%。房屋施工面积450.72万平方米,增长4.5%,房屋竣工面积43.67万平方米,增长25.5%,商品房销售面积81.2万平方米,增长39.3%,商品房销售额37.66亿元,增长44.1%。

五、国内贸易

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。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0.47亿元,增长10.6%。从城乡销售增长速度看,农村快于城镇。城镇零售额166.98亿元,增长9.9%;农村零售额43.49亿元,增长13.2%。

热点商品持续旺销,金银珠宝类、通信器材类、服装类、汽车类、家电类、皮草箱包继续保持较高增速。

六、对外经济

对外贸易回稳向好。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59.26亿元,增长6.3%。其中,出口86.98亿元,增长2.3%;进口72.28亿元,增长11.6%。在外贸出口中,一般贸易出口完成41.52亿美元,下降5.6%;加工贸易出口完成45.46亿美元,增长10.8%。

利用外资小幅增长。全年利用外资注册项目21个,增长5.0%;合同外资17.68亿元,增长4.4%;实际使用外资11.48亿元,增长6.5%。

七、交通、邮电和旅游

交通运输业发展稳定,综合运输能力增强。全市拥有公路货物营运车辆3191辆,公路旅客营运车辆127辆,公交车313辆,出租汽车374辆,全年旅客周转量达到16523万人公里,全市货物周转量达到175529万吨公里。

邮电通信业进一步增长。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2697万元,增长7.7%;电话装机总容量11.46万门,增长1.4%;固定电话拥有量3.67万部,增长2.2%,其中,住宅电话1.94万部,下降23.3%;移动电话拥有量61.15万部,增长1.9%;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13.83万户,增长12.6%。

旅游业快速发展。围绕“打造中国第一黄金文化主题旅游目的地”目标,推动“黄金之旅.金都招远”全域旅游健康发展。将“金泉山海古村落”16个重要景区(点),整合成“魅力金都.黄金之旅”、“滨海度假.古村探秘”、“金米银丝.岭山风情”、“休闲购物.康体养生”四条精品旅游线路,特色旅游全面开启。精心策划多种主题活动,拉动了全市旅游收入增长。全市目前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15家,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00.4万人次,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5.5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6.3%和12.0%。

八、财政、金融和保险

财政税收增长平缓。全市境内财政总收入达到113.5亿元,增长4.5%;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7.5亿元,增长6.4%,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6.53亿元,下降8.0%。全市国、地税完成税收52.56亿元,下降5.6%,其中,国税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19.96亿元,增长9.4%,地税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32.61亿元,下降12.9%。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,重点支出得到保证。全市财政总支出57.11亿元,增长4.6%。

金融运行平稳。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、贷款金额分别为538.08亿元、304亿元,分别增长1.2%、15.2%。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为522.88亿元和299.5亿元,存款基本持平,贷款增长15.8%。在人民币各项存款中,非金融企业存款131.18亿元,比年初减少19.45亿元,住户存款333.31亿元,比年初增加10.35亿元。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,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52.54亿元,比年初增加29.52亿元,住户贷款46.97亿元,比年初增加11.52亿元。

保险事业发展较好。年末全市人寿保险单位17家,财产保险单位31家,其他保险经纪服务等保险单位25家。

九、科学技术

着力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。围绕全市五大支柱产业,储备实施了20个重点科技项目,积极申报各级科技计划。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培育辅导力度,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,总数达到20家;获批烟台市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,总数达到62家。2017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11.98亿元,增长5.8%。

着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,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。鼓励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,建设各级各类创新平台,全年获批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家。哈尔滨工业大学招远研究院、哈尔滨工程大学招远研究院正式注册运行;依托哈工大、哈工程和山理工3个高校招远研究院,组织召开了“三高校——招远”合作交流洽谈会暨哈工大、哈工程招远研究院揭牌启动仪式,邀请哈工大、哈工程、山理工等高校30余名专家教授来我市与100多家企业进行了交流对接,现场签约合作项目17个,发布科技成果60项。加快农业创新平台建设,获批省级农科驿站3家,促进农科创新。

2017年,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175件,发明专利授权量48件。发挥企业引才聚才的主体地位,加大高端人才(团队)引进力度

十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
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。全市拥有普通高中4所,招生2394人,在校学生7432人,毕业生3048人;全市拥有职业中学2所,招生1148人,在校学生3440人,毕业生1207人;普通初中23所,招生4231人,在校生17509人,毕业生4661人;小学20所,招生3563人,在校生19894人,毕业生4308人;幼儿园68所,当年入园幼儿4326,在园幼儿12363人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%,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升学率为100%,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升学率为99%。城市中小学公交车通达率及农村中小学校车服务覆盖率均达到100%。

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。以农村文化大院示范点建设为重点,以“五型”建设为基本模式,初步形成了以市直文化单位为龙头,镇(街道、区)文化站为枢纽,村文化大院为基础,文化专业户为补充的多层次、多体制的群众文化网络。在市级,图书馆、文化馆设施建设日益完善,加大了公共免费开放力度,扩大了“五馆一站”免费开放服务范围,实现文化产品、文化服务提供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。完成系统录入图书20万册,建立了微信、微博平台、总分馆管理系统、电子借阅系统。

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,展览馆1个,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。市图书馆藏书量59.8万册,其中图书38.74万册,报刊6800件。电子图书20万册。全市共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,对国内广播节目1套,广播人口覆盖率100.0%。电视台1座,电视发射台2座和转播台6座,电视节目4套,电视人口覆盖率100.0%。

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。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391个(包括村卫生室、诊所等),其中,医院、卫生院21个,妇幼保健机构1个,专科疾病防治院3个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;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529个,其中医院、卫生院拥有床位2373张;卫生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473人,其中医院、卫生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36人。

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。全市有等级运动员278人,体育场馆1座。在2017年烟台市九运会比赛中,获金牌56枚,银牌55枚,铜牌56枚,举重获团体总分第一名,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列烟台市四强。在省级比赛中,有17人次获得19个省级冠军。在国家级以上比赛中,有10人次获得8项国家级及以上比赛冠军级。全市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08次,共有37万人次参加。

十一、环境保护、城市建设

城市管理全面推进,环境质量得到改善。全年共清运、处置生活垃圾7.25万吨,无害化处理垃圾7.25万吨,生活垃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%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。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2017年累计均值分别为二氧化硫(SO2)18微克每立方米,二氧化氮(NO2)25微克每立方米,可吸入颗粒物(PM10)81微克每立方米,细颗粒物(PM2.5)45微克每立方米。全年空气质量指数(AQI)小于等于100天数所占比例为76.99%。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,创建国家级生态镇1个,省级生态镇7个、省级生态村3个,烟台市级生态文明村156个。

科学规划,精心打造靓丽城市以“率先实现全域城市化”为主线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、高效能管理,规划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“美丽金都”。

城乡规划体系建设全面完善。按照“多规融合”的要求,高标准完成新一轮《招远市城市总体规划》纲要及《城市停车场专项规划》、《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》、《十三五近期建设规划》、《招远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》的编制;精细化完成金泉河景观提升等7个项目景观规划方案和温泉路、泉山路、罗峰路等7条道路综合整治规划;编制完成旧城更新改造提升规划和西部片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;超前完成城区建筑风貌导则,分片制定城区发展策略并提出控制要求,充分彰显了我市特色风貌。

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。抓好城市配套建设,全面提升城市形象。全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达8.19亿元,城区公路里程达到291.14公里,新增1.2公里,城市道路面积461.68万平方米,新增2.97万平方米。桥梁56座,路灯10497盏,安装路灯的道路长210.8公里。全年完成园林绿化投资27285万元,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399公顷。建成区面积达到32.8平方公里,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1369公顷,绿化覆盖率达到41.74%。

城市公用事业快速发展。加强供水供热供气保障建设,城市日供水能力达9.76万立方米,供水总量1843.74万立方米,城市供水人口达到20.43万人。天然气供气管道长度398.8公里,供气总量达到1804万立方米,用气人口达到17.95万人。供热管道新增26公里,集中供热面积达到630万平方米。

十二、民生事业、社会保障

各级党委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、着力改善民生,坚持人民群众普遍享受发展成果,城乡居民收入、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继续提高,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。全年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1287元,增长8.6%,人均消费支出21587元,增长7.7%。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706元,增长6.9%;衣着消费支出2481元,增长8.3%;居住消费支出3160元,增长7.2%;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974元,增长8.1%;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697元,增长7.4%;交通通信消费支出2502元,增长7.7%;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2343元,增长10.9%;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725元,增长5.8%。

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。据抽样调查,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181元,增长8.2%,人均消费性支出为30871元,增长8.5%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.7%。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40.0平方米。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60辆、摩托车17辆、彩色电视机141台、空调器95台、电冰箱110台,洗衣机97台、电脑92台、移动电话218部。

农民收入稳定增长,生活进一步改善。据抽样调查,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755元,增长8.2%,人均消费支出12638元,增长8.0%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.6%。全市农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5.7平方米。年末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2辆,摩托车90辆、移动电话205部、彩电121台、电冰箱105台、洗衣机96台、热水器98台、家用计算机60台。

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工作成效显著。全面推进福利与救助事业的社会化,实现了社会救助帮困制度化、网络化和经常化目标,城乡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。年末,全市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037人,农村居民享有最底生活保障10484人。社会救助工作顺利推进。全市共有农村特困人员救助对象1525人,供养经费支出891.3万元,城市特困人员救助对象11人,供养经费支出12.9万元。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建立,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5194人,民政部门直接救助3447人次。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成效显著。全市共有社会捐赠接收工作站、点和慈善超市4个。

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,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,保障功能不断增强。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,城乡居民医疗、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。到年底,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职工达到102309人,征缴企业养老保险费达86623万元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269人,征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达29505万元。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71311,征缴失业保险费达3743万元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61943人,征缴医疗保险费达41641万元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37794人,征缴医疗保险费达15234万元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5069人,征缴工伤保险费5099元。生育保险参保人数75053人,征缴生育保险费1806万元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到280171人。

十三、人口

人口小幅下降。年末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户数为201003户,人口为565364人,人口比上年下降0.1%,其中城镇人口248541人。在全部人口中,男性为280210人,女性为285154人。市区人口达到20.43万人。全年出生人口6558人,人口出生率为11.59‰,死亡人口5533人,人口死亡率为9.78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.81‰。

就业总量继续扩大,就业局势保持稳定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543人,其中新成长劳动力就业人数3603人,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2724人,帮扶“4050”等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209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08人。城镇登记失业率1.25%。年末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2184元。

 

注:1.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,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快报数外,其余均为年报数。

2.地区生产总值(GDP)、各产业增加值、农业总产值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。


如果需要下载附件,请扫描左侧二维码,在手机上打开本页面后进行下载。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